2006年1月2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大夫第”:跨越百年的对话
本报记者 朱乔夫 通讯员 吕斌 吕文顺 文/摄

  很早就听说晚清陕西道监察御史朱一新的故居在义乌市赤岸镇朱店村,但记者远道而来,却发现这位文质彬彬、一身傲骨、生不逢时的读书人;这位在世界列强步步紧逼,清王朝步步退让、软弱不堪的时候,接连向当权者上疏《请速定大计以措危局疏》,主张坚决抗击法军侵越,反对与法议和的安邦定国之人;这位惟一敢奏请处分太监李莲英的铮铮铁汉的故居,早已成为雀鸦纠集之地、鼠狗安乐之窝。
    
  铁骨御史流芳百世
    朱一新(1846-1894),字蓉生,号鼎甫。应该说,朱一新其人在义乌人眼里,分量还是很重的,倒不是因为他官做得大,而是其风骨深深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这从去年义乌市赤岸镇党委将朱一新纪念馆和另一位近代名人冯雪峰故居命名为该镇首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举措上可见一斑。
    朱一新24岁中举人,30岁中进士,做过翰林院庶言士、编修,湖北乡试副考官,陕西道监察御史。
    十九世纪末,世界列强虎视眈眈,而清王朝则软弱不堪。当法国人入侵越南,对晚清形成强大压力时,朱一新忧急如焚,接连向朝廷上疏,主张坚决抗击法军侵越,并上《和议未可深恃疏》,反对与法议和,建议加强海防。另上《敬陈管见疏》,提出加强防务、抵抗入侵之策,并建议创海军基地,办水陆学堂,培养人才……
    在朱一新的为官生涯中,奏请处分太监李莲英成为他人生中光彩夺目的一笔。
    光绪十二年(1886年),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以北洋海军已经训练成军为由,奏请朝廷派大臣前往检阅。慈禧派醇亲王奕譞到北洋各海口巡阅,太监李莲英也随行。北洋大臣调来一艘军舰让醇亲王乘坐,醇亲王不肯上舰,李莲英却上去了。一路上,各地官员以为王船驾到,皆备厚礼,隆重接待。时任监察御使的朱一新闻知此事,向光绪皇帝奏了一本,严厉批评李莲英随醇亲王视察海军,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收受贿赂,并表示应当严厉惩处。
    哪里知道慈禧阅表大怒,认为朱一新是指桑骂槐,下令将朱一新降职为候补主事。一个月后,朱一新以母病为由,请辞回乡,从此开始了他著书和讲学的生活。
    确实,也正因为朱一新的凛然气节,他在义乌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破败故居病入膏肓
    当记者来到赤岸镇朱店村的朱一新故居“大夫第”探访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凄惨景象。
    “大夫第”就矗立在村中央,平常的四合院,并不显眼,像一位平凡的老人。但由于年久失修,如果没有当地村民的指引,“大夫第”看上去就像是一座荒废的老屋,让你根本无法想像它以前的辉煌。在“大夫第”的前门,大门上的“大夫第”三个大字已褪去了原色,门和墙上到处是信手涂鸦和划痕,一大堆柴禾就堆放在边上。
    进入正门,第一幢是朱怀新(朱一新之弟)老宅,穿过狭窄小巷,之后的一幢就是朱一新的故居。
    跨入高大的石阶,大门通道的两侧被大量材木杂物所堆放着,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无法想像这座杂乱、破旧的四合院式的宅院就是结构雄伟的名人故里。
    这是一座清代标准民居,整座房子用的木料全是木棉树。据当地文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许多人以为“大夫第”就是朱一新的故居。其实不全是,其中的“约经堂”才是朱一新的旧居,它由十八间楼房组成四合院,与其胞弟朱怀新的一幢十八间的楼房才合成“大夫第”。
    但现在,记者站在宅院铺满石子的天井内,放眼看去四周的气氛有些破败消沉,木头门扉内仍有居住在此的几户朱一新的后人,正房、偏房的每一扇门窗上都雕刻了“梅兰竹菊”等寓意不同的木刻,但木格的棂窗已残存不一。
    在斑驳的墙体门楣上,仍有一些保存完善的精致雕刻,木结构的大厅两边木柱上还可依稀看到雕刻着对称的玉如意图案,往日的吉祥如意的气氛似乎还隔着空气隐隐而来。但在宅院的另一侧,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木结构的房梁砖瓦已开始坍塌,许多用百年树龄制造的粗大木梁,蚁蛀现象也十分严重。
    一位居住在此的朱老汉指着老宅多处严重破损的木梁,无不痛惜的说,这些先辈留传下来的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贝,如果后人再不加以保护,就会和这些掌故一样,只能留在记忆当中了。言谈中显露出些许的悲凉和痛惜。
    “大夫第”是一座浓缩了江南特色的典型的清代建筑,围绕其旧址走上一圈,记者花了大约一个小时,足以见得其建筑规模之大。在“大夫第”的后院部分,由于长时间没人管理修缮,墙体建筑已大面积倒塌,部分梁上雕刻精致的“牛腿”,也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已经失窃,主房的门梁上,电线错乱缠绕,隐患重重。周围的地上还可以看到半埋在泥土中的旗杆大石,似是在诉说当年的辉煌。
    
    散落文物有待普查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留在农村的文物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一般来说,风景名胜的历史古迹、文物,当地政府都会下力气进行保护开发;大城市也一样,文物、古迹等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象征。但是,农村就不一样了,由于缺乏开发的“经济价值”,就很少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文物的保护都是需要花大钱的,而且没有直接的回报,这就更没有人愿意投入资金进行保护了。
    省文物局
    文物处副处长吴志强则较全面分析了这些文物的现状。他说,政府一般对文物保护实行的是公布制度,即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现有的已经公布的三级文保单位共3000多处来说,是远远没有涵盖整个浙江省的所有文物的。因此,一些没有公布为文保单位的文物古迹,往往就无法获得有效的保护。
    但是,要把全省的每个文物都进行公布保护,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这和经费、管理和技术方面的薄弱都有很大关系。因此,散落在全省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往往因为尚没有作为政府公布的对象,而很难让文物保护部门在经费、管理和技术方面投入精力。
    吴志强也告诉记者,政府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地对各地的文物进行不断的调查和普查,一旦发现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就会立即收入视线,对其进行公布并保护。